滚动 > 正文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农业科研院所人才评估的“长聘制”
2023-06-02 22:12来源:新华社编辑:种伯藻

在科研界,80后的课题组长已渐成常态,但90后的课题组长还比较稀罕。201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从事生物育种的周绍群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等待他的是一份课题组组长和所聘研究员的聘书,彼时,他只有28岁。

如今,周绍群团队已在马铃薯晚疫病非寄主抗性的遗传机制上取得一系列突破。他说:“其实,所里的90后课题组长不止我一人,这里有对青年科研人员最充分的信任!”

的确,成立仅仅9年,从最初的3人迅速发展到1100多人,这个研究所的平均年龄才32岁,却拥有5名“杰青”,14位人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在基础研究方面,连续4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科研院所前列,可谓农科领域的一颗“南国明珠”。

这颗明珠为何闪亮?

“改革无疑是关键词!”基因组所党委书记崔泽民言简意赅。作为农业农村部、广东省、中国农科院和深圳市共同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研究所,基因组所先后入选我国“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单位。“可以说,我们肩负着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深圳试验田’的重任。”崔泽民说。

“农业基因组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具有基础研究的鲜明特征。”基因组所副所长王桂荣表示,如何充分保证科研人员不为短期目标所惑、长期放手去干,立志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正是基因组所在人才管理改革探索上的核心诉求。

实行独立严格小同行评价不拘一格选人才

身为基因组所的一名研究员,阮珏常常在办公室里安静地写代码。他的使命是带领团队,针对全球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持续开发算法和软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对职业预期,他心里特别踏实——经过“预聘—长聘制”的6年考察,40出头的他获得了长聘席位。

p__zai_ke_yan_jie__8_0_hou_de_ke_ti_zu_chang_yi_jian_cheng_chang_tai__dan_9_0_hou_de_ke_ti_zu_chang_huan_bi_jiao_xi_han__2_0_1_9_nian__mei_

han__2_0_1_9_nian__mei_guo_kang_nai_er_da_xue_bo_shi_bi_ye__cong_shi_sheng_wu_yu_zhong_de_zhou_shao_qun_lai_dao_zhong_guo_nong_ye_ke_xue_yuan_

shen__nong_ye_ji_yin_zu_yan_jiu_suo__yi_xia_jian_cheng__ji_yin_zu_suo____deng_dai_ta_de_shi_yi_fen_ke_ti_zu_zu_chang_he_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