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讯 场馆是大运会赛事的主要载体,也是最能体现绿色低碳办赛的重要板块。成都大运会遵循“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除了关注赛事本身,场馆还有什么样的低碳秘诀?
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成本
高标准建设打造绿色样板
在场馆规划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审慎进行场地选址和规划,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馆,最终确定改造提升36个既有场馆,规划设计13个新建场馆,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统筹规划建设,使多元化场馆及赛事安排做到分区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并结合先进施工技术控制建造浪费,进一步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场馆建设质量和效率。
大运会新建场馆充分利用新型建筑技术、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技术手段,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并全面采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物产生。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塑造出多个独树一帜的城市新地标,成为成都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绿色、节俭、必须”
各大场馆自有低碳妙招
东安湖体育公园作为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遵循绿色低碳设计理念,主体育场首次在西南地区大规模采用“预制清水砼看台板”,该项新材料100%工厂定制生产,无现浇、无装饰,是目前最为环保的施工方法;“三馆”外立面由科技感极强的水平金属百叶构件装饰,以整体统一形式呈现,实现功能空间有机整合。
凤凰山体育公园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提前解决管线碰撞和标高需求,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还采用了索膜结构屋盖系统、穿孔铝板外遮阳系统、蒸压轻质混凝土(ALC)条板隔墙系统等新型技术,达到保温隔热降噪、提高建筑寿命、增加舒适度等效果。
xian_lv_se_di_tan_ban_sai_de_zhong_yao_ban_kuai__cheng_du_da_yun_hui_zun_xun__lv_se__jie_jian__bi_xu__ban_sai_yuan_ze__chu_
guan_zhu_sai_shi_ben_shen__chang_guan_huan_you_shi_me_yang_de_di_tan_mi_jue__tong_chou_gui_hua_jie_yue_zi_yuan_cheng_ben_